首页

给女老板添脚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5:10:16 作者:中方驳美驻菲大使涉华言论:美方不要再利用菲律宾在南海挑事 浏览量:70565

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(赵晔娇)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建议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、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,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,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,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。”郑亚莉说,例如2024年浙江省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要以“大人才观”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。

  在她看来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实施“技能中国行动”,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。

  同时,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,更有着风向标意义,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,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。

 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,“工匠日”作为弘扬工匠精神、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,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例如,2019年,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“杭州工匠日”;2021年,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“苏州工匠日”;2023年,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“青岛工匠日”。

  “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、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,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、规范活动开展等。”郑亚莉建议,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,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,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,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。

  从“普通工人”到“中国工匠”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,需要个体、企业、行业、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,需要时间、平台、制度等有机配合。

  为此,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等全链条发展,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,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,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,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,制订地方性、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,让“爱党报国、敬业奉献、素质优良、技艺精湛”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
  智能制造时代,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不可替代。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,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,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?

  郑亚莉建议,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,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,设立全国工匠基金,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,设计“中国工匠日”标识,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、社区、社会乃至世界,发出工匠声音、讲好工匠故事,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营造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家卫健委: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

2月初,中央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,广西因为部分地方耕地提质改造(旱改水)项目组织实施不科学、乱铺摊子留隐患被点名通报。据《广西日报》报道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对此作出批示,强调“我区形式主义问题被中央通报,是对我们的当头棒喝和深刻警醒”,深刻汲取被通报典型案例的教训,举一反三、动真碰硬、严肃整改。

中国新闻一周纵览(9月14日至20日)

近年来,个性化营养已逐渐成为食品与饮料行业的趋势,植物基食品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。据《2022年~2028年全球植物性饮料市场规模、份额和行业趋势分析报告》显示,到2028年,全球植物性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8亿美元,在预测期内以11.2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。

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天山南北唱新歌:板下经济,致富路更宽

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至今,中国太保已连续第七年服务进博会。从首届的350亿元财产保险保障,到第七届逾1.27万亿元的“产、寿、健”一站式综合保险保障方案,中国太保助力放大进博会“溢出效应”,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太保力量。

【巴黎奥运会】专家:办奥运能否长期利好法国经济有待观察

年度最佳球员在各奖项中分量最重。除郑钦文外,进入候选名单的还包括萨巴伦卡、斯瓦泰克、高芙与鲍里妮,她们也占据了世界排名前四。

【大道共通】这,就是文明之路丨文旅交融 搭建共谋共建“彩虹桥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